期货市场活力不减:成交量持续高企于历史水平。期货、期权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产业顾客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主要产业顾客成交量持续高位增长。同时,市场流动性较好,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市场、产业顾客积极参与,成交量稳步提高。
1、生猪期货上市以来,我国期货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期货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定价中心作用进一步凸显。2021年1月12日,大商所发布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交割管理办法》),是我国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合约。其中,大商所的生猪期货交割仓库设置在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区域,交割流程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类似。
《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管理办法》将交割仓库设置在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区域,鼓励仓库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在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区域内不断拓展。如今已经有16家大商所成为中国期货市场的交割仓库。
2、生猪期货功可发挥效果显著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已经有12个期货品种实现了交割,合约交割量21.49万手,日均持仓量33.63万手。2021年9月,生猪期货顺利完成首次交割,累计交割20.74万头,交割金额658.99亿元,交割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10月,首批交割生猪4个月后顺利完成首次交割,共配对出栏15万头,累计交割24.86万头,交割均价25.55元/公斤,较上市首日(2021年10月27日)176.10元/公斤,分别上升29.12%、28.76%。
在生猪期货市场中,头部公司在上市初期便开展了大量工作,除了为养殖公司套期保值保提供助力外,还积极推动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创新,在帮公司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不利环境下,降低公司采购成本、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由于疫情,生猪出栏及行业饲料原料中豆粕、玉米等养殖原料及玉米等初级原材料价格上涨,饲料生产公司不得不进一步从生产端增加,对豆粕等饲料原料采购成本、商品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控制。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衍生品部副总经理陈雷介绍说,疫情之下,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无法保证饲料生产成本的稳定。但我们可利用生猪期货做对冲价格上涨风险,增加养殖利润,提高养殖规模。
据介绍,2021年1-10月, 我国生猪出栏量累计为2154万头,同比增长27.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29万头,同比增长29.4%,连续5个月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