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华为鸿蒙系统与恒宝股份达成战略合作
科创板继续支持产业创新:相关政策将密集出台,基本面仍有待验证
光伏:“碳中和”和“可再生能源”以及“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未来15年将是光伏电池集中的时代,产业的高速发展将使得光伏的需求端有所支撑。
电池:制约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在双碳时代下,锂电池在车上终端渗透率快速提高,未来“大水漫灌”依然迫切。尽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上存在不足,但在需求端,仍然会有新能源电池投资需求。对于新能源汽车,其需求大为提高,有利于电池环节产能扩充,让新能源车用铝行业形成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链的替代。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带来新的增长点,电池环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动力电池需求的提高,锂离子电池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投资机会。
军工:军工商品端可能是关键,军工商品会是中长期的发展方向。军工作为最先装备和第三代装备的代表性行业,在细分领域的地位更加有望跃升。
光伏:近些年来各国大规模扩张军事装备,对光伏装机需求明显增强,同时国外对太阳能光伏设备投入量也有较大提高。如今,光伏已经进入密集项目阶段,未来产能会持续增加,这亦是在制造领域里的核心竞争力。
光伏:“碳中和”时代下,光伏能否充分调动发挥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全产业链的环节,都需要迎来高成长,相关公司也将受到更加高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自2021年以来,为抢占“碳中和”先机,各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2020年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额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产销售额达到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0%。同时,2020年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能源结构调整迈向全面推行,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发电装机容量控制在5万千瓦以上;风电装机容量控制在2万千瓦以上。
当前,光伏市场上的需求端却因原材料价格高企、发电耗煤量、人工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异。2021年,硅料成本的上涨导致下游组件公司亏损严重,其中,硅料亏损额同比增幅达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