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对话:中国十大进口聚乙烯公司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会议的召开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聚乙烯市场将呈现“供需双强、结构分化、库存激增”的格局,聚乙烯市场的投资价值仍将在未来显著体现。在这种格局下,面对的是供应过剩,需求减弱,供给侧的不利局面,行业能否扭亏为盈仍然是公司看涨的核心要素。
2017年聚丙烯期货行情如何演绎?
聚丙烯供需面有所改善,整体偏强运行
宏观层面,市场普遍认为2017年聚乙烯供需基本平衡,行业的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乙烯,其次是PP,再次是线性。乙烯产业的供应增长主要来自聚乙烯,而塑料供应增长主要来自聚乙烯,且市场对于2017年聚乙烯市场供应增长更为乐观,多数品种的供应都会出现过剩。受国家鼓励投产的消息提振,期货价格从年初的880元/吨上涨至年中的1900元/吨,其间涨幅超过30%。
对于需求端,我们认为,2016年聚乙烯的需求将延续2017年的强势。一方面,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处在高速增长期,并且我们预计到2018年,我国将新增新能源乘用车2021.1万辆,全年的新增乘用车销售额将超过733万辆,新增乘用车销售额将超过2000万辆。另外一个方面,从聚乙烯的供给来看,2017年我国聚乙烯的产能增量在2000万吨,而随着近些年聚乙烯新产能投产,聚乙烯的供应将增长3000万吨左右。因此,未来聚乙烯的供应过剩格局将难以改变。此外,宏观层面的利空和中美贸易谈判仍存不确定性。
需求方面,如今聚乙烯的下游市场已经逐步向需求端转化。2017年聚乙烯下游的制品产能约占比达到68%,其中,电线电缆占比达25%,板带占比8%,家居占比为2%,汽车占比为5%。随着下游终端需求的逐步回暖,后期,如房产市场的回暖,这些相关的利好将会逐步被消化,下游的需求将会随之回升。
2016年聚乙烯市场的供需矛盾将不会太大,即使供需矛盾有所缓和,但是在中美贸易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前,供需矛盾仍将延续,价格仍将呈现振荡走势。
从技术面来看,从均线系统来看,金叉运行趋势已经形成,而且站上60日均线,表明多头的上涨趋势得到巩固,上涨趋势形成。MACD能量潮即将结束,但是量能并没有放大,表明下跌趋势未结束,说明反弹结束,因为没有明显量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