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2021年毛猪价格行情对未来市场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
1. 疫情影响较大,猪肉供给缺口增加
2. 政策调控力度加大
3. 生猪期货影响较大,特别是生猪市场,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2021年以来,随着猪粮比的上涨,养猪公司担心生猪价格过高,会降低养殖意愿,养猪也会相应加大养猪规模,通过生猪期货来规避风险。
在2021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政策限制住了生猪市场供应,2021年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生猪存栏下降,生猪供应过剩,对生猪价格造成了明显影响。2021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7月初猪粮比价在二级预警区间内再次回到二级预警区间,同时根据新的生猪生产形势和猪肉消费需求规律等等因素,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为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奠定基础。
根据我国农村农业部等部门发布的数据,2021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公司屠宰生猪3830万头,同比下降42.4%,其中3月份生猪屠宰公司屠宰生猪2320万头,同比下降48.6%。
展望2022年,生猪出栏量能否进一步恢复,供应缺口是不是会持续?年初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因此推动购物需求回暖,从此带动猪价上行,这种价格上涨主要由市场供需基本面推动。但近期,国家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这次,政策影响比较大,首先,《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对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从政策文件来看,“稳定生猪生产,防止生产大起大落”,所以总体上,当前政策对于生猪养殖和猪肉价格的支撑力度都比较弱,预计猪价反弹空间有限,猪价下行空间也会比较有限,可恰当下调下生猪价格。
猪肉价格下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猪肉供给下降,生猪价格下行,可能使得猪粮比价继续下降,有利于推动猪价回升。二是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加工、消费品等消费回暖,这些亦是促进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三是需求增加,猪肉价格上涨,也会带动更加多农商品价格上涨。
四是产能的恢复和环保的影响,产能恢复会有一定的进展,有利于生猪生产,对生猪生产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