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达兴业:揭示未来氢能源龙头的用途与前景
● 2021年2月,国家氢能产业博览会暨广东省乐清市政府举办。湖北、陕西、江苏、安徽等地就“十四五”重点项目展开研讨,雄安新区引领产业发展将逐步推进。
● 5月16日,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双碳”愿景研究大会在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联盟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广州市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云)白皮书(2019)一主题议题。参会嘉宾围绕该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要介绍氢能产业发展及发展、项目建设、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等议题,着重对氢能产业在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看法,同时着重探讨氢能源企业发展的规划及未来发展方向。
● 6月3日,中国氢能源联盟成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用氢能源代替煤碳和碳。北京冬奥会燃料电池技术及氢能技术已应用于北京冬奥会。
● 6月23日,国家氢能联盟成立,名为“中科院北京市氢能利用体系实验室”,有望研究成果运用到氢能源。“中科院北京市氢能利用体系实验室”是中科院北京氢能利用技术与广州氢能研究所组建的研究机构。
● 5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氢能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燃料电池能量密度为15.73kWh/kg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可以完全覆盖电化学反应。该发动机采用能量密度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mcd)/h2p,在制氢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氢能具有高效益。
●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与北京氢能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国产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采用了“核废料整合-净化-氢燃料电池制备-分离-堆”技术,研制成功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就可全面完成离心压缩-燃载,直至氢能完全彻底实现零排放。
● 6月5日,上海科技大学白云山副教授胡煜说,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的技术还停留在研究阶段,整个商用阶段尚未形成。
● 目前在储能行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期,氢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先进的存储设备,尤其是氢能发动机系统,需要先进的存储设备,但是应用过程还比较简单,目前国内厂商对储能设备的使用还较为薄弱。目前国内储能厂商主要有中国长江电力(600900)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601985)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