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外汇储备:洞察关键理解与运用。
2015年4月以来,我国汇率走软,对外是更大压力。去年7月的降准落地,是今年汇率拐点的起始标志,随后央行即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全面降准(75BP),也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令外汇储备风险缓释,之后人民币汇率也一路走弱。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是一大趋势,人民币汇率出现大贬值是很正常的。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全面贬值阶段。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出口形成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强势格局。
2015年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整体波动上升。上半年的两次大幅贬值,均产生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变化。上半年的贬值主要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外汇储备的下降,外汇储备项同比增长4.6%,但其货币篮子仍保持在相对高位。在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央行上半年末,央行的外汇储备曾降至2008年底的历史低位,但人民币汇率呈现出稳步上升态势,上半年外汇储备增长18.5%。
2015年6月以来,美元指数振荡下行。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走势来看,美元指数仍然强势,以美元标价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体现了人民币相对美元的贬值预期。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央行表示,降准并不是对中国汇率的贬值,而是针对“弱势美元”汇率的贬值。
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全球资产波动会对我国投资、出口产生一定影响。从全球资产来看,2016年以来,在全球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并对资产收益率产生较大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在2016年走强,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风险资产获得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出口受到“外紧”,汇率波动加剧,投资收益受到较大影响;最后,“内弱外强”格局下,汇率波动加大,国内投资回报率降低,从而加大了投资意愿,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美元指数在103点附近徘徊,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呈现出背离走势。作为衡量美元强弱的指标,美元指数近期走势与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目前,在美元指数振荡加剧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可能呈现出一定的升值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