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宣布3月开始降息:全球市场再度震荡,市场重新回到宽松节奏中,大宗商品,国债期货双双大涨,商品走出多头行情,铜等大宗商品上涨最为凌厉,钢铁再度上演的逼仓行情,再叠加美国通胀、零售数据低于预期,因此从大宗商品本身角度看,短期上涨更加猛烈。
春节后,大宗商品市场持续回暖,特别是有色品种,年初以来涨幅较大的金属、石油板块更是一骑绝尘,截至2月18日,沪铜1709合约日间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4%,热卷1709合约日内涨幅超过12%,而沪锌、沪镍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则录得了日内最大涨幅,焦炭期货涨幅超过8%,橡胶期货涨幅超过6%,PVC期货涨幅超过7%,棉花期货涨幅超过3%,热轧卷板、铁矿石、焦煤等品种涨幅也都在2%以上。此次原油价格的回升,既利好能源化工品种,也利空有色金属,而且短期来看,煤炭、煤炭、原油等能源化工品种的走势可能会受到资金的青睐。
从近期宏观层面看,全球经济进入放缓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美国飓风影响,美国经济整体疲软,欧元区5月经济景气指数环比萎缩0.2个百分点至49.7,欧洲经济下滑幅度更是创下自1996年以来最大,为全球经济放缓,推动原油需求进一步下滑,导致原油需求下降幅度大于供给下降幅度。虽然今年美国失业率虽有所回升,但整体就业人数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意味着失业率将持续上升,预计美国经济也将继续放缓,为原油需求增长带来压力。在此影响下,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下跌,我国能化商品期货及相关品种大幅跌停。
美国经济增长动能衰退
随着美元指数不断走强,美元相对强势,会对我国商品市场带来影响。通常而言,油价下跌会带动通胀预期走强,从而会带动工业品价格下跌,从而减少我国在通胀预期走强时期的政策扰动。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在三季度触底反弹,从而促使油价进入牛市周期。
上半年,美国通胀下行压力较大,在政策上面主要集中在供给侧改革之中,但目前来看,这种供给侧改革尚未对美国经济形成实质性改变。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加息进程将开启,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步走低,对原油的需求将相应下滑,导致原油供应和进口量大幅下滑,抑制油价下跌,并且下半年,地缘政治事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将使得油价持续承压。
因此,近期美国通胀数据持续低迷,如果持续低迷,将会对市场产生短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