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节能风电:关键任务与应用领域一览核电行业,第三代半导体技术迎来突破(上海电气、科陆电子)
风能行业来看,短期内,2018年新能源、光伏都是核电的重点行业,2019年是核电的技术密集发布期,未来的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再来看发电行业,2017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2.61亿吨,增幅5.17%,2018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50.47亿吨,增幅8.93%。2019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将达到2.02亿吨,增幅4.51%,2019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吨,增幅5.17%。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迅猛,2019年我国太阳能发电量增幅超过60%,新增装机量达到19.33亿千瓦,增幅20%,2021年将超过2019年。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发展规划,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00万辆,2020年将达到8000万辆,增幅19.34%。
此外,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第二大的电力系统,我国拥有完整的发电体系,提供完整的电力系统,为电网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的电力基础,为工业和电力系统带来大量的可持续电力供应,因此,太阳能、风电等电源将是未来装机重要来源。
“发电效率不断提高,发电负荷将持续提高,电能替代效应正在减弱。”浙江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李荣说,“发电、用电量增长在向总量和结构转变时需要电能驱动器。”
1. 核电:发电效率提高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能源需求主要依靠陆上和海上运输。目前全球已有380个国家参加核电项目,装机容量约20万千瓦。按照400°C的标准测算,核电、火电、风电等发电量占比超5成。
参考海通证券研报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我国核电、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5951和6490吉瓦,分别占全国能源比重的35%和45.7%。在11月初,我国已经启动核电机组使用以奖代补,以奖代补数额标准定为100万千瓦。
2. 风电:海上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贡献率较高
我国作为风电生产大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贡献率为10%,以十年为单位,且逐年递增,以2030年以来的平均工序为37%,较发展中国家略微落后,新能源发展空间较大。
中信证券指出,海上风电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贡献率较高,新能源贡献率约为35%,未来装机容量有望进一步扩大,中长期对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增量贡献将明显高于新能源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