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买方锁定期政策解析:真的有必要吗?哪些情况需要“锁定”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小细节需要考虑。
一、交易日1天期LPR利率。
我国4月以来,经过连续多日的下降,4月19日以来(4月20日),1年期LPR利率降为3.85%,降幅连续第四次降至4月初水平。4月20日,一年期LPR利率下调了40个基点,本次LPR利率调整实施以来,累计降幅达到5.1%。
“如果我们在4月20日降息之前,便已经确定降息。”李华霖解释,本次LPR利率下调会是“短期内,贷款利率会跟随下调”。
对于降息,李华霖进一步表示,考虑到去年下半年开始,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也面临挑战,国家在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时,更多的还是关注宏观经济的走势,并视具体需求和经济周期变动与本次降息是否一致,是否下调货币政策利率,目前仍是未知数。
“受疫情影响,宏观经济和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一定的滞后性,预计后续稳增长仍将继续推进,可能会适度提速货币政策,通过降准或降息等政策工具进一步降低流动性成本。”李华霖认为,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我国经济依然呈现结构性分化,短期内受疫情的影响还有一定幅度,不支持全面降息,而本次降息和LPR利率下降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增强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金融实力。
降息落地,将导致国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利好银行盈利能力。张旭表示,银行贷款利率降低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多的利好。
央行“降息”及未来降息的方向
4月15日,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人民银行宣布,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对于“降息”的操作,业内人士表示,降息的利好目前来看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但是在考虑到央行降准的利好效应之后,预计未来降息仍有可能。
东兴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王军表示,“稳增长”需要等待政策发力,“降息”意味着市场上流动性的充裕,降准之后资金面的宽裕程度,以及央行货币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放松的判断值得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