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集团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新基建龙头企业研究报告》中表示,新基建市场需求旺盛,中国新基建龙头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已成为中国基建行业主要的发展领域之一。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安全环保、新能源行业、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中国新基建龙头用技术创新引领未来发展趋势,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导行业发展,目前市场中各重要企业的新基建率分别为43%、18%、22%,相关机构和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深化,历次新基建项目落地应用都预示着中国新基建市场将加速增长,成为2022年拉动新基建增长的主引擎。
大力推进中国新基建
尽管经历了2020年年底国际动荡,但在新基建的投资建设经验和要求下,中国新基建的诞生仍然需要时间。中国将在2035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要知道,在传统经济领域,中国的新基建就像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产业链。看起来很不起眼,但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2021年3月,工信部核准了《重点用科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国家重点项目计划,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颁布《工业领域“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动以能耗为主导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强调要重点支持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绿色交通、智能充电、信息基础设施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基建投资,也不仅仅是制造业投资项目,更是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量需求。
“新基建”是指支撑经济发展、带动绿色发展、推动减碳减碳、支撑科技创新。“新基建”将绿色低碳发展、碳减排、节能环保、智慧交通、节能环保等纳入工程质量考核范畴。
在“新基建”的资金分配上,主要以发改委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为目标,结合今年能源结构变化的变化,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而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速也应该大幅提升。
最早将于2022年落地的“新基建”,目前已经是实现2022年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1%,年复合增速36.9%。
2022年“新基建”或将带动大约1.8万亿元的基建投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在2022年开工建设一批国家级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