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债市惊现暴跌: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股市熔断、A股调整、信贷收缩、地产空转等话题轮番上演,人民币汇率贬值、外汇资金紧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收缩等担忧热点重燃。
10月12日债市大跌主要发生在债券市场,引发债券市场大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68%,沪深300指数跌至2.04%,中债国债收益率也一度跌至2.87%,债市恐慌情绪蔓延,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28%,并且伴随着15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大跌,将债市推向另一个极端的位置,收益率迅速走低,尾盘直接跌破2.7%,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跌破6.40,刷新今年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2年期债息收益率也跌破了7.0%,目前市场上债市并无明确的主线,随着股市下跌,债券市场也在不断探底,但债券利空因素仍未完全消除,整体债市波动较小。
债市受担忧情绪发酵的影响,市场情绪失控。10月13日,受国庆节假期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避险情绪浓郁,国际商品市场也不断受到冲击,但债券市场并未出现明显调整,相反,随着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全球央行都在降息,同时经济危机似乎并没有蔓延到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再度下挫,引发了对经济前景预期的进一步下调。
展望未来,国内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呈现适度宽松的态势,短期央行在缺乏进一步宽松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偏松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虽然央行也在继续进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但央行年内的逆回购到期规模是有明显减少的。8月17日,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当前流动性仍然紧张,债券市场资金面仍然较紧张。
政策对于债券市场影响中性
在国际市场,国外投资者担心美国、日本、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迟缓,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这也导致全球的利率水平不断走低。另外,在美国大选临近、中美、日韩等周边国家财长轮番选举等不利因素的压力下,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局势、货币政策也不利于投资者投资A股。
A股已经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的运行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A股目前处于市场价值洼地,有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届时对A股的影响会逐步显现。
A股与全球市场联动性较强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全球市场是金融市场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