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铝2003: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及未来走势
以下为中信期货持仓所透露的信息:
2008年9月9日,沪铝2002合约买入价为5580元/吨,10月21日买入价为51630元/吨,到2008年10月23日,沪铝合约持仓量为8836手,已经增加了9448手,表明投资者依旧看多沪铝。
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郑州商品交易所(CME)相继公布了沪铝2002期货合约和沪铝2006合约的合约及交割细则。
我国是铝的消费大国,其铝材占到中国铝材的60%以上,而且我国还有进出口大省。而我国在实施工业领域的基建、城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力度,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发展转型都有着很大的良好基础,也会使得我国在各类工业产品上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国际经济及经济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的铜材生产和需求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铜市供应缺口为1350万吨,较2014年的166万吨增长22%,同时世界还预计2016年将增加50万吨左右,其中全球铜需求预计为262万吨,消费量预计为212万吨。全球铜库存较2014年末仅增加1万吨,增长率为7.7%,但是库存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铜价未来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吗?
从全球铜市场来看,从2015年上半年开始,国际铜价基本进入上涨周期,且基本面向好。展望后期,供应紧张局面会持续,并且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铜价走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更强。
尽管铜价持续上涨,但实际上仍然处于“下行趋势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新能源车的销售数据却让投资者惊叹不已。
自从中国开始实行了新一轮的国5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提高车用铜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同时取消国六排放标准,将形成新的汽车减量增速。
也就是说,当国际铜价不断上涨,国内废铜的使用率也相应提高,对国内铜价形成一定的支撑。
虽然,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预期,但是此前中国股市并未很好的表现出对于铜的影响力。从政策上来说,维持稳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受到疫情影响,经济复苏的步伐已经暂停。而这种“宽货币”的过渡期内,投资者很可能会认为股市要大幅下跌,趁着涨势进入避险资产。
美元持续强势也是铜价上行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美元强势,中国经济将受到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