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南,难免被那斑斓的山水风光所吸引。开阔的天空,青山碧水之间,种着万千花草树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样的山水风光,在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而古道也隐藏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等待着被发现和探寻。
山水美,美在大自然的天成,美在那生生不息的自然界,可这样的美,更是因为人类永恒的诉求所衍生出来的。江南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的夏代,就有了“越食鱼为喜”的说法。作为当时越国的代表性文化特色,鱼,成了江南地区文化的代表。
江南文化之美不单只在饮食的文化上,如其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更展现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太湖石、竹子和兰花,它们的使用规则也是拘泥于它们本身的形态和气质,这种私密形态、内秀性格的文化,更是展现了江南民间文化的高贵气质。
而作为江南古道的代表,古运河却又经历过了兴废交替的过程。在古时候,运河是江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本着“水路贯通,一物流通”的自然大功用,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但自从铁路、公路的出现,古运河的使用率已经锐减,如今河面上只留下了几艘古老的游船,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让人想起了那些久远的传说。
而留在人们眼中最真实的江南印象,是历经千年的水乡文化,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也成了江南古道上永恒的主题。就在一千年前,江南的人们便已根植于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的水上生活和文化,在那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文明。
如果说山水美,是江南的永恒魅力,那么古道,则是江南的灵魂。曾经汇聚了众多民族生活痕迹的古道,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被深藏于历史之中。但有时候,当你走在古道旁边,能够感受到那种稀有的浪漫和文化气息,那就是江南的古道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在山水之间,与富有历史的古道相逢,将江南的风情始终牵挂在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体验。如果说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更能够激起诗情画意和灵感。江南的经典文化,是一种不应该轻视的东西,那种深法不可思议的魅力,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建立在多样性、凝聚力、雅致与高贵之上,仿佛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气质,会影响到每一个游走于山水、古道两间的游客,有那么一份余韵、慢调。
因为它的顽强生命力,监护着那些人类文明的沧桑变迁,古道也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密集著众多文化资源,文化、历史和自然均为主要的景观形态,这就是江南的古道了,它的存在代表了江南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江南的山水之间,走过历经千年的古道,品味江南的情趣和浪漫,这就是江南文化的厚重之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对这种文化的敬畏与忠诚,真正地体会江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气魄和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