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期货市场的未来:数字化与创新引领新时代,期货市场创新与创新引领新时代。
问:过去期货市场共经历了哪些考验?如何探索,逐步开放期货市场,进一步促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答:过去一个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金融改革开放进入高潮。1992年,证监会推出了第一只期货品种——南华期货(603093)。随后,当时的期货市场迎来了期货市场的整体发展。1988年,市场经济基本建立,期货市场进入深度发展阶段。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市场体量太小,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逐步发挥自身优势,期货市场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业不仅实现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的功能,还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定价效率,提升了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二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全面发展。1997年至1998年,期货市场在保持现有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比重基础上,开始规范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上市了棕榈油、铁矿石、原油、PTA等4个期货品种。2002年以来,随着商品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逐渐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也逐渐被市场广泛认可。
第三阶段:商品期货市场由于存在现货市场的组织不规范,目前我国上市品种不断增加,期货市场功能更加凸显。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金融市场的改革、国际化发展、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发展的认识等,都在强化期货市场的地位,推动我国期货市场迅速成为国际金融组织的一员。
第四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和期货市场在不断的完善中逐步走向成熟。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全球市场体系,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却是一个地区体系,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和期货市场能够在实现国家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方面更为快捷方便,也充分地展现了期货市场的效率和价值。期货市场功能已经逐步显现。
第五阶段: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健全。从期货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比较多元化,期货市场的定价功能更加突出。因此,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向更加完善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也更加突出。
第七阶段: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市场建设的速度和广度和质量应该加快提升。
下一步,大商所将持续加强市场建设,加强市场建设,打造一个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一流交易所。
首先,大商所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更加注重市场功能发挥,将建设期货市场的核心功能。
其次,在活跃品种上完善期货市场的交割仓库布局,为产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将是大商所未来发展的核心。